自來水廠應該使用什么類型的進口閥門?
發布時間:2022-03-08 16:12:00 作者:美國MILLER米勒
自來水廠整個系統都離不開進口閥門的使用,不同的部位對進口閥門的口徑、類型、控制方式都有不同的要求。以下是自來水廠常規水系統進水閥的分布分析。
1.原水進水工藝閥
美國MILLER(米勒)頭部原水閥門的特點是直徑大,不需要經常操作。大部分閥門一年甚至幾年只需要操作一次,閥門長期處于常開或常閉狀態。所以從控制方式上,95%以上選擇手動閥門,從閥門類型上,都是閘閥或者蝶閥。因為閘閥的水頭損失比蝶閥好,所以水頭閥比蝶閥略多。直徑集中在1200~1600mm,頭進水管有直徑3000mm的閥門。
2.沉淀池閥門
沉淀池的閥門主要是進水閥、出水閥和隔離閥。出口閥基本處于常開狀態,隔離閥基本處于常閉狀態,一年操作一次。因此,這兩種閥門都是手動閘閥,規格從2200× 1800到1200× 840不等。沉淀池進水閥負責配水,要求調節頻繁,性能可靠,分布在每個沉淀池前,比較分散,均采用帶智能控制系統的電動調節閥。是決定沉淀池水量和系統平衡的關鍵環節,對于產水線根據出水量動態調整的系統尤為重要,還需要PID動態跟蹤調整。這時,對閥門的全行程時間和允許的啟停頻率就會有相應的要求。
3.過濾閥
最常見的過濾器是四閥過濾器,這也是過濾器最基本的配置。即無論哪種過濾器,至少有四種閥門,即進水閥、排水閥、沖洗閥和清水閥。當然還有很多五閥、六閥甚至七閥的過濾器,也配有氣動閥、一級過濾閥或者多一個進水閥等。從閥門的結構來看,蝶閥通常用于清水閥和沖洗閥。主要原因是管廊內的管道上安裝了清水閥和沖洗閥,清水閥需要經常調整,沖洗閥也需要調整沖洗強度。進水和排水通常是通過渠道進行的,所以進水閥和排水閥基本都用閘閥。過濾器的沖洗閥直徑略大于清水閥,沖洗閥基本在DN600~DN800,清水閥在DN400-DN600。進水閥和排水閥的尺寸與通道尺寸有關。從控制方式上看,這四種類型的閥門都采用電動控制或氣動控制。但清水閥必須是可調的智能控制方式,與沉淀池進水閥的要求一致。此外,考慮到綜合布線和模塊化的設計方法,過濾閥可以選擇總線控制模式或PLC現場控制模式。前者的優點是節省布線空間,后者的優點是將單個濾波器分離,便于維護、管理和移植。
4.泵房閥
泵房內的閥門主要是泵機組上的進水閥、出水閥、維修閥和止回閥。前三種閥門基本都用蝶閥,區別在于控制方式。進水閥和檢修閥只需要手動閥,因為其中一個處于常開狀態,另一個處于常閉狀態,而出水閥則需要在每次水泵啟動或停止時進行開啟和關閉。如果用出水閥來調節水量,使水泵有不同的工況來滿足需求,出水閥也需要用可調的智能裝置來控制。為防止水流轉向和水錘,止回閥通常為靜音止回閥和微阻緩閉止回閥。有時,使用多功能閥門,它集成了出水口止回閥功能。5.水廠加藥系統閥門
水廠加藥系統的特點決定了其上使用的閥門口徑小,流量小,但對流量調節要求高,精度高,調節速度快。因此通常采用流量調節閥,使得介質流通能力只依賴于閥門本身的結構,從而可以一次完成流量調節。在這種加藥系統中,管道中的介質是硫酸銨、次氯酸鈉等溶液,這就要求閥門也具有耐腐蝕的能力。一般采用襯氟調節閥和襯氟球閥。
了解自來水的工藝流程,再看閥門選擇步驟。
1.確定工藝要求,即確定現場管道中的壓力和流量。
2.根據管徑和現場工況選擇閥門類型,根據第一步的工藝參數選擇閥門。同時根據閥門的安裝位置決定是否安裝延長管。
3.根據傳動形式選擇傳動機構。水廠中的蝶閥主要是多回轉旋轉機構,而閘閥是直行程傳動機構。
4.確定控制模式。對于氣動控制系統,是氣缸和匹配傳動機構的選擇,對于電控系統,是電動執行機構的選擇。對于電動執行機構的選擇,根據閥門的全行程時間、扭矩等參數確定速比、輸出扭矩、傳動機構的接口類型、電機的轉速和功率。
5.考慮執行機構的防護等級和通訊方式,是否選擇可控硅等其他配置。如果您仍然不確定在自來水廠使用什么類型的進口閥門,請咨詢美國MILLER(米勒)。